💎一站式轻松地调用各大LLM模型接口,支持GPT4、智谱、星火、月之暗面及文生图 广告
[TOC] #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 传统开发模式 相信很多做过Web开发童鞋应该都会经历这样一种开发模式,利用后端语言提供的模版引擎编写HTML/XML页面,比如: * PHP 开发有 Smarty模板引擎 * Java web工程有jsp页面 * Python 各个Web框架都有各自的模板引擎 * NodeJS 的express你懂得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服务器端后台语言生成解析后的HTML/XML格式返回给客户端,例如浏览器端访问直接返回解析好的HTML,浏览器直接就解释执行。 在传统的像ASP,JSP和PHP等开发模式中,前端是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中,可以说是没有独立的“人格”可言。 前端负责切图和编写静态页面模板,后端将数据渲染到前端提供的页面模板中,最后将页面渲染到浏览器展示。 这个过程中,前端只提供页面模板或者写一些JavaScript脚本,有的甚至JS脚本都是后端来写,前端的作用只局限于切图和样式模板文件,这种角色就是传说中的“切图仔”。 前后端分离,不只是简单的代码的分离。 首先是要**架构上分离解耦**,逐渐摆脱前后端在架构上的依赖,前后端各司其职,分开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通过RESTful接口传递数据。减轻后端服务器的压力,后端服务器不再负责页面渲染,只负责输入数据,吞吐量提升了好几倍。 其次是逻辑分离,不分离的时候,对于业务代码的界限很不明确,业务逻辑基本都放在后端,分离之后,前端也承担了一部分不该后端来写的业务逻辑,数据处理更加清晰。 最后是系统分离,同一个后端系统,可以将同样的接口数据提供给PC端、Mobile端和Native端等不同的前端终端,不需要为每一种终端提供一套接口。同样,对于前端应用来说,可以更方便的调用多个后端服务器的接口,处理和展示多个系统间的数据。 #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让软件开发的流程更加清晰,解决了开发阶段的痛点。 从前,前端不止要学习后端的模板渲染语法,还要配置后端的开发环境,并不断同步后端的代码,这对于前端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而现在,前端有自己的服务器,不需要再依靠后端服务器来支持项目运行,如果在开发阶段,还可以使用mock数据(要先和后端确定接口数据结构),摆脱对后端接口的依赖,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开发效率,系统分工也更加明确。 # 前后端分离后,需要考虑哪些事情 分离后的前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除了要考虑页面的数据渲染展示,还要用工程化的思想来考虑前端的架构,前后端的交互和数据安全等事情。 ## 架构 **前端应用部署在 Nodejs、Nginx 或者 Nodejs Nginx 组合的服务器上,通过反向代理转发页面请求到后端服务器,相当于在传统的流程中加了 Nodejs 这一层**。 当然,也可以用Nodejs服务器来承担一部分负载均衡的工作,业务逻辑也可以放在Nodejs这一层来处理,例如:通过判断请求是来自 PC 还是 APP ,将请求发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 Nodejs的架构中,分层如下: ![](https://box.kancloud.cn/40545917fb37e224ba3b5ab0cadfe170_590x611.png)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1)产品经理提需求,画原型; (2)UI设计师根据原型出设计图; (3)测试团队根据产品原型编写测试用例,制定测试计划; (4)架构师根据原型编写API文档; (5)前后端工程师基于API文档完成业务开发; (6)测试、改BUG、发布。 API文档环节直接关系到了前端和后端两个开发团队,也是整个软件开发流程中耗时最大的环节。 ![](https://box.kancloud.cn/0b9af4bc13447e620053eae878321880_613x355.png) ## RESTful接口交互 前后端分离之后,更多的是采用 RESTful 风格的接口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如果你们的项目还在使用静态的API文档,比如word文档,那你们必定经历着巨大的痛苦) REST是“呈现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缩写,一种API的架构风格,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通过呈现状态的转移来驱动应用状态的演进。 在 REST 样式的 Web 服务中,每个资源都有一个地址。资源本身都是方法调用的目标,方法列表对所有资源都是一样的。这些方法都是标准方法,包括 HTTP GET、POST、PUT、DELETE,还可能包括 HEADER 和 OPTIONS。 RESTful的API设计,使得后端通过接口向前端传递数据,数据的格式通常是JSON这种通用的格式。对前端来说,只要后端返回过来的是RESTful的数据就行,不管后端是用Java写,还是用python或PHP,拜托对后端的依赖,做到前端系统的独立。 REST服务的调试:[Postman](http://www.getpostman.com/) 和 [Insomnia](https://insomnia.rest/) ## 使用模板引擎 前后端分离之后,前端工程师需要将通过API获取的数据呈现到页面上,虽然也可以通过jQuery对页面一个一个赋值,但是这种效率太低了,或者也可通过在JavaScript中拼接HTML,但是这种方式太难维护HTML代码了,也很难阅读。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模板引擎。 前端的模板引擎跟后端模板引擎很相似,比如JSP或cshtml(razor),他们的语法都非常相似,他们所实现的功能也几乎一样:将数据绑定到HTML模板。VueJs和react都可以充当这样的模板引擎。我们最终没有选用react而是选用了VueJs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VueJs是真正的响应式,而react改变model之后需要手工调用setState才会更新UI,这是完全无法忍受的。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只能选择VueJS作为模板引擎。 ## 工程化构建 Nodejs不止可以用来做前端服务器,在开发阶段,它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前端生态的发展,是围绕着Nodejs进行的。用npm来管理项目依赖,可以很好的维护和运行在Nodejs环境上。 打包工具grunt、gulp、webpack和rollup等,都是运行在nodejs上,再结合语法编译、打包部署等插件,将应用输入成一个完整的应用。 如果你使用了Angular、React或Vue框架,或者你使用浏览器暂时还不兼容的ES6语法,还需要在应用打包前用babel将语法编译成浏览器可识别的ES5的语法。 ## SPA SPA是单页Web应用(single page web application,SPA)的简写,就是只有一张Web页面的应用,是加载单个HTML 页面并在用户与应用程序交互时动态更新该页面的Web应用程序。 像Angular、React或Vue就是为了SPA而设计的,结合前端路由库(react-router、vue-router)和状态热存储(redux、vuex)等,可以开发出一个媲美Native APP的Web APP,用户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SPA也不是完美的,也不是适合所有的web应用,需要结合项目和场景来选择。 SPA有如下缺点: * 初次加载耗时增加。可以通过代码拆分、懒加载来提升性能,减少初次加载耗时。 * SEO不友好,现在可以通过 **Prerender** 或 **Server render** 来解决一部分。 * 页面的前进和后端需要开发者自己写,不过现在一些路由库已经帮助我们基本解决了。 * 对开发者要求高,由于做SPA需要了解一整套技术栈,所以,要考虑后期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进行维护。 ## mock(模拟数据) 前后端分离框架中的API mock思路 想要实现真正的前后端分离,那就必须得用好API mock(模拟数据)。使用mock数据的好处有两个: 1. 前端开发人员可以基于API文档生成mock数据,在后端开发人员将API发布出来之前就可以完成整个业务流程的开发; 2. 使用mock数据能够更低成本、更快速地,通过直接修改mock数据的方式,调试页面样式、调试页面功能。 ### 全局的mock开关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全局的mock开关呢?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设置全局的mock开关之后就不再需要针对每一个页面设置mock开关,更容易维护,避免项目中有多个mock开关而难以统一开关状态; 2. 如果发布时忘记将mock开关给关掉,那么发布之后一运行发布者就会发现mock开关忘了关,然后可以快速修复之后再重新发布,从而避免不小心将正式服更新为mock数据源。 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考虑,我们的全局mock开关可以帮助程序开发者和发布者更不容易犯错。 # 解决请求问题 前后端分离后,我们只需要Server端告诉我们Api URL即可,那么这会产生一个问题:Ajax跨域。这里就不能使用一般的跨域解决方法去解决,比如jsonp,iframe信使等等,因为我们还有POST请求。 于是Http Proxy类工具就有用了,比如我就会在BrowserSync加入中间件判断每一个请求,如果是/api前缀就会代理到API Server端,API Server端收到数据后再返回给BrowserSync,BrowserSync再返回给浏览器端。这样就解决跨域请求的问题 生产环境有两种部署,一种是放到后台项目里,这就没啥说的,另外一种就是前后端分开部署,那就在前端WebServer处理端写点转发规则就好,如Nginx,Apache都支持。 # 静态资源路径问题 如果你的项目有上传资源功能,那自然就会产生用户资源,那前后端分离后,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得先看模式。 资源与后台项目放一起,后台处理完后需要返回前台一个相对路径,如果资源时一台单独的服务器,那就需要返回资源的绝对URL即可。 # 会话 Web项目最头疼的就是无状态导致会话问题,传统的Web项目都使用Session/Cookie,但在前后端分离,集群部署模式下这Session明显缺陷太多。token方式已经是当前Web端解决会话的主流,并且有很多开源好用的token生成管理程序,基本上拿来就能用。 # 参考 [WebAPI 实现前后端分离的示例](https://www.jb51.net/article/133131.htm) # 其他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3969465 [解析前端开发中的缓存优化](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eda87f50102wsmo.html) 在前端性能优化中应用HTTP缓存的三部曲 [前端开发中,对图片的优化技巧有哪些?](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15101) [HTML5缓存机制浅析:移动端Web加载性能优化](http://www.csdn.net/article/1970-01-01/2826489) [web项目发布 客户端 js css文件缓存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如何做更合理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771729) [前端工程精粹(一):静态资源版本更新与缓存](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front-end-engineering-and-performance-optimization-part1/) http://www.infoq.com/cn/profile/%E5%BC%A0%E4%BA%91%E9%BE%99 http://www.cnblogs.com/dojo-lzz/p/5515839.html http://www.cnblogs.com/justTheOne-bin/category/554127.html http://blog.fens.me/series-nodejs/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6741200 # 调试和部署 监听文件变动,自动刷新浏览器 (LiveReload) 文件指纹,hash 值生成 FTP 发布部署 ZIP 项目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