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Chat2.0新版上线,更智能更精彩,支持会话、画图、阅读、搜索等,送10W Token,即刻开启你的AI之旅 广告
### **马克思三个重要时间点** * 1818 出生 * 1848 《共产党宣言》 * 1883 逝世 *****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1818-1883,德国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1.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 2.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 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1848年。这是马克思为德国“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党纲。 2.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竞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罗斯取得成功,实践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并且在这些理论成果的实践中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在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学说: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内涵包括: * 物质决定意识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 解放思想 * 用辨证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解决问题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鲜明特征: *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特点的阐述: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性) *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 *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发展性) 当代价值: * 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 *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马克思主义是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遵循 *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事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 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始终坚持与现实互动、与时代互动、与人民互动。 * 新时代,要在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上把“四个伟大”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贯通起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 * 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包括三个基本观点: * 世界是**统一**的 * 世界统一于**物质**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 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 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b.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   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②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 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②它是贯穿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 实践与认识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方法论原则 ① 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 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   (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4)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2、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为:   (1)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真理,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规律性,人类才能有效地影响和改造对象世界,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或价值追求。   (2)追求真理以追求价值为**目标**。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追求真理是为了追求价值。以追求真理为特征的科学认识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接近和把握真理是为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个意义上说,对价值的追求不但主导和规范着对真理的追求,而且是包括科学认识活动在内的全部人类生命活动的终极目的之所在。   (3)真理和价值的联系和统一并不是理论抽象意义上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矛盾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不断地促进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两大任务。 1、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只有科学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2、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有有效地改造世界,才能体现认识世界的价值。 ###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 其一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其二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5力1用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3、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反动落后的统治阶级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都不会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都会竭力反抗进步阶级的革命,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进步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达到变革社会制度的目的。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汉语词语,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5、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变革作用。 ###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人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发明新的**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类物品,创造出一个“人化的自然”。 二、人民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和制度体系,构建起愈益完善和复杂的人类社会,推进社会形态和历史面貌的更新变革。 三、人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四、人民投身社会革命,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5)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二重性决定。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   (2)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3)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6)商品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2)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它使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地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马克思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方面阐释了资本增殖的条件,揭示了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地循环,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也就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会影响增殖能力的大小。资本周转研究的是资本运动速度。两大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一是周转时间,二是产业资本的结构,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与各自的周转速度。资本运动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关键是要解决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问题。分析社会资本运行的理论前提是:在物质形态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在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分为C、V、M三个部分。无论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还是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都必须保持规模和结构上的协调,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数量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况且,工资的增幅远低于新价值的增幅,因而剩余价值总量不断递增。 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形成了等量资本得等量利润的分配规则,在此基础上,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分别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相应份额,完成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而推行的种种统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官吏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决策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核心。我们只有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剖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是解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才能使我们更深刻更全面了解资本仁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它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的日益加剧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是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这首先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国家“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之后,资产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从而获得镇压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政治工具,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由资本仁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不同阶层、集团,他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之间不断地争夺政治权力,但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对付无产阶级方面,他们又是一致的。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为了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维护资本的剥削与统治,资产阶级必然动用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领导和管理,并强迫无产阶级服从于它的统治。所以说“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那种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已经改变,国家权力已经转移到所谓“新中间阶级”手上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明显地表现在它的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同其他任何剥削阶级国家一样,也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首先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思想卜的统治地位,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它主要的基本的政治职能。实现这一政治职能,主要是运用暴力的和社会强制的手段,但也不排除和平的“牧师式欺骗”的手段,往往是两种手段交替使用,互为补充。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必要的基本社会职能。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方面,它采取“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财政、金融信贷税收以及其他行政、立法手段,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干预。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和限度内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生态平衡;兴办社会福利,建设社会公用工程等。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社会职能的进一步扩展和加强,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一个突出变化。然而,这一变化虽然客观上有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有利于劳动人民生存条件的改善,但是,它首先并始终是服从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反而使资产阶级更有效地达到其阶级统治的目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表现在: 一是保卫本国领土完整,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以保证本国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和固有的职能。二是致力于对外的侵略、扩张和掠夺,扩大对外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控制别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各国进行武装颠覆和和平演变,以保证资产阶级获得巨额利润,这是本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职能。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是多样的、复杂的,其多样性、复杂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及其自身复杂性的反映。但它并不由此而改变资本主义国家足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实质,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职能都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纵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也决定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一例外地是资产阶级专政,但是,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的差异性,使得资产阶级的政体.即资产阶级政权的构成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法西斯制等。   君主立宪制,一般是一种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其军政官僚机关管理国家的政体。它的特征是:个人独裁,终身任职,权力世袭,绝对服从等。其形式又可分为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两种。君主立宪制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还不能完全战胜封建势力,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并结成联盟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在许多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日益加强井得到最终确立,但为了避免政治制度发生剧烈变动和适应民族传统心理的要求,这些国家在形式上还保持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象征。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其形式可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由于民主共和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同时又便于资产阶级愚弄人民,能巧妙地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实质,因而它已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正规形式”,它“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因此凡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人民力量比较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的政体。   法西斯主义制度,是垄断资产阶级公开实行专制独裁和恐怖统治的专政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些国家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削弱,资产阶级旧的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方法已不能维持其统治。只有用严酷的极权专政和恐怖手段才能保持政权。它的主要特征是:对内公开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取消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残暴镇压劳动人民,摧毁一切进步组织;对外椎行沙文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世界久战前夕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德国就属此种政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复杂性。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政体,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政体也能一再发生变化。然而,“资产阶级国家虽然形式极其繁杂,但本质是一个: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是资产阶级专政。”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包括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思想、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现、哲学世界观相宗教世界观等各种理论形式,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为错综复杂的巨大精神网络。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不仅要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已主义,利已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个人主义绝不象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宣扬的那样,是自古有之.永存不火的,是人的本性的反映。任何理论、思想意识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它赖以生长的土壤。个人主义就是生长在私有制的土壤之上,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   然而,在资本主义以前的阶级社会里,由于受奴隶制和封建制人身依附关系的制约,个人主义还不能以普遍的、完全的、充分的、赤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专制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往往带上封建关系、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的色彩。只是到下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出于发展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制的需要.必须斩断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把劳动者变为表面上完全“独立”、“自由”的人,使他们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关系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愤怒地谴责禁欲主义,提出了“天赋人权”,“个性解放”以及“自山、平等、博爱”等口号,使得资产阶级用极端的、赤裸裸的个人主义取代了过去那种受封建主义、宗法关系和宗教观念制约的个人主义,从而把个人主义推向利已主义的极端表观形式。这充分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私有制最后的也是最完备的形态,因而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身上发展到了顶峰。   资产阶级意识观念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土壤之中。资本主义在经济上的本性便是索取和掠夺,这种本性决定了资产阶级的意识观念必然是利已主义。资产阶级利已主义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自私的。宣扬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因而在资产阶级看来,只有自我是至高无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合的各种形式只不过是实现个人闩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是衡量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爱尔维修所说的“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人们好象在牺牲,但是从来不为别人的丰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河水是不向河源倒流的,人们也不会违抗他们的利益的激流”。这是对资产阶级利已主义形象的真实描绘。   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的利已主义,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粗陋的利已主义、公开的利已主义,合理的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等等。不同形式的利已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相适应的,因而都起过一定的历史进步作用。但是,利已主义毕竟是私有制的产物,它们都是资产阶级观念的表现。   资产阶级利已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拜金主义。因为在资本义社会里,金钱主宰—切,金钱高于一切,个人的物质利益、社会地位都是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之上,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赚钱发财便成为资产阶级的天职和人生的最高追求,成为资产阶级衡量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准则。这种以赚钱为目的的利已主义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广泛地渗透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之中,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并且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仁义国家传播、渗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   以利已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除了有它产生的经济根源外,还有它的理论基础,这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针对教会宣扬“神性”、“神权”、“神道”,维护并神化封建制度,以禁欲主义和经院哲学束缚资产阶级活动的情况,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高举反封建专制仁义大旗,以人性论、人道主义为武器,揭露封建统治者、教会的荒淫无耻,斥责他们是人间—切灾难和不幸的祸根,提出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统治;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树立理性权威。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形成了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然而资产阶级人性论或人道主义所讲的人和人性是抽象的,即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生物属性或某种精神本性,如饮食男女,趋乐避苦。自由、幸福、利己等。爱尔维修说:“肉体感受性乃是人的唯—动力”。“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原则。”霍尔巴赫说:“一个有感觉的生物必然要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霍布斯认为利已是人的天性。他们不但用这种抽象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而且还由此引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国家、法律、道德的理论,形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天赋人权论”。这一理论认为,只有符合人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和国家才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自由、平等、博爱、利已等等是人永恒不变的自然本性;财产权、自由权、生存权、幸福权等是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个合理的社会或政府就是这样—些自然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理想王国”。   资产阶级人性论及其整个意识形态由于把人仅仅看作自然存在物,抹煞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从抽象的人出发论证人的普遍本性,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人性及其发展要求,泛化为人的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本性和要求,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极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则带有极大的阶级欺骗性。这是因为“天赋人权论”表面上标榜人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的大量事实表明,这些权利只能为资本家所享有,而广大的劳动人民不可能享有这些权利。资产阶级所要求的“自由”,只是资产阶级生产、买卖、竞争的自由,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对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他们只有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只有受剥削的自由。而无不受剥削的自由。资产阶级所要实现的“平等”,对无产阶级来说,也只是没有经济手段可以实现的虚伪的形式上的平等。资产阶级所提倡的“博爱”,只能成为掩盖对雇佣劳动者的残酷压榨的遮羞布。—句话,资产阶级提出“天赋人权论”不是为了维护全人类的普遍利益,而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特殊的经济政治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的共和国。 ##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③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样,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通过联合来操纵并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与竞争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起来,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三是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 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 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 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 * 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包括: * 对国内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通过控制市场占有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 利用所控制的国家机器,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再分配手段,把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价格的产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 ##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2.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3.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4.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5. 政治制度的变化: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瞩目的现象。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 1.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 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而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 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趋势 历史地位 #### 局限性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起经济危机。 ③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 历史趋势 ①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社会主义有着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时间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其影响几乎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托马斯·莫尔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空想社会主义日渐失去了影响。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在空想的原野上艰难跋涉了300多年。到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阶段,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自身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热切期盼新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工人运动,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这是人类思想史和人类解放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 三、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被侵略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运动进入新的阶段。但在西欧,受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影响,第二国际内部出现思想混乱,工人运动出现了分化并陷入低迷。在俄国,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运动日益高涨,社会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相结合,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夺取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制度的跨越。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等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探索。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承了列宁开创的事业,进行了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性探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苏联迅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极大地激励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各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然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也存在严重弊端。为克服这种模式的缺陷,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过一些改革尝试,却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最终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 五、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思想最早传入中国是19世纪末。189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上海出版的《万国公报》上,第一次介绍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知识界的广泛注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产生重要影响,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苦苦寻求救国良方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燃起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希望,中国人民历史性地选择了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的面貌。 六、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历史转折关头。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要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人民的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崭新的一页。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接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500年风雨征程,500年奋勇前行,承载着理想和使命,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为摆脱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实现更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进程,是无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奋斗进程。在这一进程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始终代表着人类的前进方向,不断推动着社会的伟大变革。在世界历史长河中,500年不算漫长,但社会主义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却极为丰盛、极为醇厚,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以下基本结论。 ##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进程; (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 (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一)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呢?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既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那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第1卷出版时说过:一些读者可能会以为他从这本书里会知道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看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睡期望得到这种愉快,谁就大错特错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各国的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 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社会的开放性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也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但借鉴不能脱离本国国情照抄照搬。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曾经被神圣化、凝固化,以至于长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实践证明,不同国家试图用“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发展社会主义既不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更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照搬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个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社会主义改革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的试验和探索,并不断总结改革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前进和创新。社会主义改革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统一的过程。改革是革命性的变革,是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性转换。但是,这又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急于求成不行,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 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以为我们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其科学立场和方法主要体现在: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做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的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们的书桌里去寻找一切谜底,而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