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国际互联网加速 OSASE为企业客户提供高速稳定SD-WAN国际加速解决方案。 广告
# 自尊心太强是进步的障碍 在第十一课里,Ben Sibermann 提到自己是怎样寻找筛选自己的员工,说到: > When we first hired people, we hired people that were more like ourselves. I often looked for three to four things that I really valued in people. I looked for people who worked hard, had high integrity, low ego. I looked for people who were creative, super curious, which meant they had all these interests. 其中的一个特质格外需要注意:是“low ego”——自尊心不强。 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成长的根基究竟是什么。 其实,所谓“自尊心强的人”,不过是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在意很多很多没有什么实际好处的东西……换个说法,就是这种人特爱面子。 有一本书非常值得推荐,《成功,动机与目标》。以下的调查问卷摘自此书中译版的第58页。(*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链接: [Amazon](http://www.amazon.com/Succeed-How-Can-Reach-Goals/dp/0452297710),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994632/)) > 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给每一个问题打分。一点都不同意,是1分,非常正确是6分。 > > > 1. 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 > 2. 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 > 3. 我常常寻找开发新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 > 4. 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 > 5.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 > 6. 我努力和朋友及熟人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 > > 7. 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 > 8. 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 > 9. 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 > 10. 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 > 11. 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 > 12. 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 >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X。 > >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想家之后除以5,记为Y。 最终,你的得分中,X和Y哪个数值更大呢? X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更关注表现”(Be-Good Type);而Y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更关注进步”(Be-Better Type)。 Halvorson博士在书中尽量不得罪人地说,“这些问题没有对错”;在随后的分析之后也很克制地在不提“Be-Good Type”有什么不好的情况下,提到: > 你可能觉得把“表现”目标换成“进步”目标就能严重影响人生是一见不可思议的事…… (再一次,我的蹩脚翻译……) 其实,事实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的得分X远远大于Y,那么这个人进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他太关注自己的表现了,乃至于只要有“做不好”的可能性就直接不做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像封面图片里的断了一截梯子一样,他们的上升路径是被切断的……) Halvorson博士给了12个问题让你判断自己究竟现在属于哪一种人。如何知道其他人是更倾向于哪一种人呢?比如,你想为自己的创业团队招人,看过Halvorson博士的书后,你会明白,招那些Y数值更高的人是划算的,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进步,最终也表现成更容易进步…… 不过,他们不一定会对你诚实的……我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 > 你只要看他是不是常常嘲弄他人,同时自己也很害怕被他人嘲弄?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此人的X值会很高,Y值会相对低。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所谓的“自尊心强的人”,基本上更多属于“Be-Good Type”,而那些“low ego”的人,更多属于“Be-Better Type”,而后者常常更大的进步空间,他们也有更为良好的进步习惯——你是 CEO,你选什么样的人呢? * * * 最终,一个人是Be-Good Type,还是Be-Better Type,基本上是长期的积累,除非自我挣扎,别人很难“引导、教育”。我做过老师,长期以来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身边的人更关注进步,但成功案例少得可怜。以下是我以前写过的文章片段。 * * * 生活中,我们有时好像无法控制嘲弄他人。但,总体上来看,这是一种恶习更重要的是,这个恶习会阻止我们自身的进步。 嘲弄他人,一方面是为了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另外一方面是向自己证明自己比那个人强!可问题在于,嘲弄他人像一个符咒,仅仅爽一下的同时却给自己挖好了另外一个陷阱——害怕自己在其它地方被嘲弄,于是,与其学不好被别人嘲弄,还不如不学了,甚至还可以欺骗自己和所有人——我不会,是因为我不愿意学而已! 这个坑很大很大、很深很深,如果你有幸路过,请探头往下瞧瞧,看不见底的,只能看到人头攒动,一望无际。 你现在明白了,那些嘲弄你的人,其实很可怜。即便他们现在看起来有点优越,可那只不过是短暂的幻觉,因为他们已经掉进了那个无情的大坑,以他们有限且不大可能进步的智商来看,无法自拔几乎是注定的。哦,对了,高智商都是学出来的,天生的那点智商撑不了多久…… **他们嘲弄你,是他们的错,不是你的错**。你不能也不应该用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该干嘛就干嘛去,绝对不要花费哪怕一秒钟在他们身上,反驳之类的行动其实毫无意义,浪费自己的声明。除了继续自己的进步之外,你没有任何必须做的事情。你的任何进步,都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见到傻屄活得比自己精彩。 绝大多数技能的习得,几乎都100%依赖于『练习』。反复的练习,是最终熟练的根本。练习有两种,私下的、公开的。你学素描,画在自己的本子上,和画出来之后拍照发布在网上,这就是私下和公开的区别。你学英语,在家朗读,和走出去直接用英语跟别人交谈,这就是私下和公开的区别。 公开的练习,可以成为『演练』。很多人害怕,怕自己做不好——当然更多的是怕丢人,就算别人不嘲弄你,你自己也会害臊。 可这完全是心理障碍而已。谁敢规定一个人画得不好,就不被允许画了?谁敢说一个人发音不准、不清,就不被允许说话了? 的确,有些技能是需要执照的,比如驾驶——你的技能一定要达到一定水准才可以公开使用。可这是因为这些技能的公开使用可能影响他人的安全——整容医生、律师等职业技能皆为如此。 可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技能的公开使用,不会伤害他人。声音不好听,依然可以学习如何唱歌才可以不那么难听;节奏感不好,依然可以通过学习乐器大幅度改善;暂时还没有消除口音、常常犯一点语法错误,依然可以使用外语与他人交流——这些都不会伤害他人的,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这就被伤害了,那是他们太脆弱,跟你没关系,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所谓的『被伤害』,你没办法也没义务照顾他们。 所谓的『学不会、学不好』,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不相信自己能学会、学好』的结果。很多人不相信自己能学会、能学好的——这是事实。不信你就仔细审视一下自己。 自我暗示的力量很强大。负面自我暗示的力量更强大。不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学好的人,常常陷入一种很诡异的境地:他们看起来很努力、事实上也确实努力。他们不仅努力,还会因为进步缓慢而格外痛苦,但与此同时,他们好像也做好了随时放弃的准备……不信你就仔细审视一下自己。 要知道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技能没那么难,顶多就是当时觉得特别难而已,等真的学会了,做好了,就会奇怪『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那么多人做不好……』,甚至会奇怪『怎么当初自己竟然会觉得这么个东西那么难呢?』 更为重要的是,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技能并不要求使用者有多么地精通。很多的时候,60分以上已经够用,80分以上已经难得,90分以上甚至没什么必要。我们并不需要达到赛车手的水平才可以上路开车;我们也不需要讲话好听到一流播音员的水准才可以开口说话(或者说外语);我们不需要也没必要一定达到世界顶级的设计水平才可以编写、设计一个软件——很多上市公司的软件产品难看得惊人(就不举例子了罢)…… 人就是这样,自己水平越差,对自己要求越高——当然对别人要求则更高。水平越高的人,常常对他人更宽容。梅兰芳教徒弟的时候最常说的话就是,『这样已经不错了!』而纵观所有学习能力强的人,他们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对自己的差有很强的容忍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终将进步,自己终将能进步到没那么差、甚至相当不错的地步——因为他们已经有过无数次如此的经验。他们知道谁都是从差开始到不差、到好、到相当好的,这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无法跨越,只能一步一步来。 所以,要从一开始就要深信自己一定能学会、学好,只要自己智商正常,就没有理由学不会;只要自己持之以恒,就没有理由学不好。只有这样,后面才会顺利,哪怕遇到困难也知道只不过是正常的过程之一而已,没理由放弃。 再退而求其次,也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进步,因为很多东西真的不一定要学好才能开始用;只要差不多就可以开始了——用多了,自然会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