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设计体会(三五)——QA与测试
突然想起QA的一个职业口头禅: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当PD们激情四溢的乱冲乱撞时,有个严酷的QA/测试控制着,确实太有必要了,虽然经常吵架,:)
先分清两个概念,原来一直很土的以为QA和测试是一个概念,其实QA是质量控制,主要做流程管理(如需求跟踪流程、需求变更流程)、配置管理(版本管理,多分支开发的管理)、文档管理(如开发规范、UI规范)等东西,经典的CMM成熟度啥的说的就是这回事,不过这方面懂的不多,有兴趣可以去搜“测试的成熟度模型”,人月神话的blog里有谈到。测试本身就比较单纯了,说下我的理解。
从流程角度上讲,阿里的测试人员通常在UC评审的时候第一次介入项目,评审完成以后,开发开始编码的同时测试开始写TC(Test Case,一般依据需求/设计文档plus与PD/开发当面沟通),在编码快结束的时候正好写完TC,进行TC评审(相应功能的PD、开发一定要参加),评完以后进入测试执行阶段,之后再出报告,多轮回归。
从类型角度包括功能测试(又细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测试管理工具我们用的是Mercury的Quality Center;性能测试(主要看系统是否满足性能需求,期间会包含压力测试,考察系统可承受的最大压力)。
另外还有两个特别的,一是“验收测试”,一般在项目外包或者引入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时候会用到,是把系统有关的所有功能、性能概要的测一遍,外加检查项目交付物(项目阶段文档、用户手册等等)是否齐全符合规范。
二是“可用性测试”,是属于用户研究的范畴,做测试的人不是公司里的tester而是用户,微软称作UAT(用户可接受度测试),也是类似的东西,下次具体说。
- 前言
- (一)——变态吧,开始帖周报了
- (二)——数据分析
- (三)——性价比:做不做?
- (四)——需求管理
- (五)——有关流程
- (六)——再谈流程
- (七)——需求探针
- (八)——产品与项目
- (九)——关于学习
- (十)——团队合作
- (十一)——市场扫描
- (十二)——少而精
- (十三)——再说需求分析
- (十四)——做过的几个项目
- (十五)——PM、PD、UE与UI
- (十六)——Feature List
- (十七)——PD的几种文档
- (十八)——概念设计
- (十九)——UPA年会的流水账
- (二十)——有关改版
- (二二)——封闭开发
- (二三)——用户研究
- (二五)——当交互设计遇到敏捷开发
- (二六)——PD就是出来卖的
- (二七)——大产品设计
- (二八)——细节之文案
- (二九)——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
- (三十)——“体会”导读的思维导图
- (三二)——零散的体会
- (三三)——用户大会
- (三四)——土老板破冰必杀技
- (三五)——QA与测试
- (三六)——再理解“敏捷”
- (三七)——可用性测试
- (三八)——项目外包!=开发外包
- (三九)——CSDN专访精编版
- (四十)——销售渠道
- (四一)——用户创意无限
- (四二)——又是零散体会
- (四三)——说说评审会
- (四四)——项目外包不适合“敏捷”?
- (四五)——外行眼中的技术分工
- (四六)——UML学习摘录(上)
- (四七)——UML学习摘录(下)
- (四八)——资源战争与BRD
- (四九)——产品市场化
- (五十)——终点:Matrix
- (五一)——敏捷的估计与规划
- (五二)——MS Office使用心得
- (五三)——产品文档与规范
- (五四)——PD招聘广告词
- (五五)——项目Kick Off
- (五六)——《需求工程》培训记录
- (五八)——《项目化管理》培训记录